推动普惠金融发展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,数字技术提供了新路径。在11月12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,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(2020)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发布,30个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和《中国普惠金融实践案例集锦(2020)》也同步公布。

《报告》指出,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呈现的特点包括: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当前普惠金融发展的主流;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战略。

近些年,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成绩非常显著。截至2019年6月末,我国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为95.65%,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99.2%,全国乡镇保险服务覆盖率为95.4%。"

"发展普惠金融要守正创新,从解决风控问题等方面打通'最后一公里'。"专家强调,利用新技术开展金融创新有助于推进普惠金融,让更多人能更加便捷、经济、实惠地获得金融服务。

我国普惠金融有很大发展空间,但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难点依然存在。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要深化数字化改革。针对这些痛点,榕树贷款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与大数据技术,实现金融服务中基于的风险定价的精准匹配,实现金融供给与需求两侧的无缝衔接。通过数字技术,榕树贷款有效解决这些痛点。

针对金融机构,榕树贷款通过积累的多维数据,精准勾勒用户画像,将风控前置到营销端,榕树贷款平台最大程度提升金融机构的获客精准度和客户质量,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不良率和获客成本。另一方面,榕树贷款为信贷资金需求方精准推荐金融产品,提升匹配效率和审核通过率,极大地提升小微企业、三农和中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可获得性,真正做到降本增效。

榕树贷款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坚守平台定位,继续以强大的金融科技创新能力、丰富的行业经验凸显出更强的综合优势,为小微企业解决困难,助力实现普惠金融真正意义上的落地。